首页

北京s宠儿女王

时间:2025-05-28 01:11:32 作者:谁来经营中小学食堂? 浏览量:38007

  中新网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 王笈)“书香上海 阅见未来”——2024年世界读书日上海全民阅读主题活动21日在上海徐家汇书院举办。现场发布的《2023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2023年,上海市民综合阅读(含纸质阅读、电子书阅读、有声阅读、视频阅读)率达97.49%,稳定上升;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为12.37本,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本次报告是对于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连续进行的第十二次调查。

4月21日,《2023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在徐家汇书院发布。 主办方供图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上海市民纸质阅读率达93.7%,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纸质阅读时长正向增长,平均时长达44.2分钟。与此同时,2023年上海市民数字阅读率高达98.2%,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超六成市民每日数字阅读半小时以上,说明越来越多市民选择数字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

  59.2%的市民表示,纸质书的书香和触感是电子阅读无法取代的,纸质书页翻动的声音和纸张带来的细腻触感共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氛围。市民选择纸质阅读的原因还包括享受读纸质书时的专注和投入,以及纸质书籍便于深入阅读和保存。

  相比之下,数字阅读因其快捷多样的特点受到市民青睐。88.3%的市民认为电子书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63.3%的市民表示,电子书的“读”书方式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字体大小、背景颜色等,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花费较低也是市民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年,83.0%的上海市民使用过公共阅读设施,48.0%的市民每月至少使用1次公共阅读设施。市民最常前往的三类公共阅读设施分别是公共图书馆(58.1%)、书店或书吧(23.6%)、社区阅览室文化站(9.1%);城市书房适应青年群体阅读社交需求,对他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上海市民对线下公共阅读活动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69.0%的市民在过去一年里至少参与过一项线下阅读活动。其中,参与热度最高的是图书交易活动(如上海书展),其次是文本共读活动(如阅读马拉松等)和与阅读有关的衍生文娱消费活动(如各类阅读市集等)。

  报告指出,整体而言,上海市民已经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书香充盈着市民生活和城市各处,各群体都能得到均衡平等的公共阅读服务,这是“书香上海”的生动诠释。(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米尔济约耶夫指出,哈、乌、阿三国拥有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可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重大贡献,乌方正朝这一目标努力。他指出,乌方计划到2030年将本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40%。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浙江三重发力做强乡村规划

据悉,此次调查100个直播间中绝大多数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且准确标识“形状”“光泽”“光洁度”等珍珠分级级别信息。主播仅在直播过程中使用诸如“社交距离无暇”“无明显瑕疵”等较为含糊性的词语表述,再加上直播间会通过滤镜、美颜等手段美化珍珠展示效果,极有可能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判断。

尊宪崇法|弘扬宪法精神,推动新时代网络法治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时,钱璐还带着团队共同创作了100幅反映梨树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作品。百幅作品在四平市英雄广场展出,让众多当地市民近距离了解了家乡的农民画。

沪指7连阳“逼空” 后市能否持续放量需要关注

文化中国》第三季节目秉持创新精神,全面升级选题内容、节目形式和后期包装制作。通过捕捉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热点内容,透过现象深挖背后故事,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内涵,助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民众文化交流对话。

塞内加尔外长:非中交流日益多元化 非洲与中国是真正的双赢关系丨世界观

  舰徽和舰标是两大主标识。每条舰有且仅有一枚舰徽,它是每一条舰的精神象征,它的复制品会运用在相对正式的场合,比如交流中赠送的舰徽、登舰平台、服装等载体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